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
主办单位:安徽省卫生厅
国际刊号:1671-8054
国内刊号:34-1213/Z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18119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苦杏仁炮制的历史沿革研究

    1 苦杏仁炮制的历史沿革概况

  1.1  净制。苦杏仁的净制要求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论著,记曰:“泡去皮、”“汤浸去皮尖”、“汤浸去尖及两仁者”。南北朝刘宋时代的《雷公炮炙论》除了坚持:“去皮膜,去尖“的要求以外,还进一步强调去皮尖前“须以沸汤”来浸泡。根据现代炮制研究苦杏仁灭酶的理论,这一规定对于提高苦杏仁饮片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。及至唐宋,继续要求“去皮尖双仁”,同时去皮尖的技术也有了创新,唐代出现了“熬去皮尖”一法,宋代则始有用“炮去皮尖”者。至金元时期,除沿袭“汤浸去皮尖”和“炒去皮尖”外,在《儒门事亲》中出现了“煮浸”,虽仍属“沸汤浸”,但它有在沸汤中续沸一段时间的含义,更符合现代研究苦杏仁灭酶的要求。在这一时期问世的《丹溪心法》还首次出现了苦杏仁“不去皮尖”的记述,表明古人对于苦杏仁的净制要求和药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。明代承袭了“汤浸去皮尖”的要求,但也有作“不去皮尖”或只“去皮”的规定。去皮尖的方法又有了发展,《本草发挥》中出现了“面炒去皮尖”,《普济方》中则有“以汤浸去皮,麸炒令黄色,去尖”的记载。至清代,净制的主流方法仍是“汤浸去皮尖”,去皮尖的前处理手段增加了“姜水泡”一法。

  1.2  切制。苦杏仁的切制要求始见于汉代张仲景的著作中,曰“别捣令如膏,乃稍纳药末中,更下粗罗”、“合皮熟研用”。唐宋两代沿用前人的经验。元代在“捣”、“研”两法的基础上新增了“挫”法,至明代,又出现了“切”法,如《普济方》规定“切碎”,《医药纲目》规定“切小片”,这对于提高饮片的外观质量和汤剂的澄明度都是有利的。清代用“捣”、“研”两法,个别文献载为“碾细”。

  1.3  炮炙。苦杏仁最早的炮炙方法称为“炒”或“熬”,均见于汉代张仲景的著作中,载曰:“去皮尖炒”、“泡去皮乃熬”。元人王好古曰:“方言熬者,即今之炒也”。“炒”是苦杏仁炮制沿革中最重要的炮炙法,自汉至清,历代沿用。

  苦杏仁的辅料炒有文献认为最早处于唐代《外台秘要》中“去皮尖双人(仁),麸炒黄”的记载。其实,梁代陶宏景对此已早有论述:“凡用杏仁,以汤浸去皮尖,炒黄。或用面麸炒过”。惜原书已佚,这一论述为后人李时珍辑录于《本草纲目》。麸炒法因袭较广,自唐至清,历代沿用。麸炒的具体要求,多为“炒黄”或“炒微黄”,也有记载为“麸炒令熟”者。面炒始载于宋代的《脚气治法总要》,此法至明清仍有沿用。除此以外,历代医药文献中尚有“酥熬”、“蛤蚧粉炒”(注:疑为蛤壳粉炒),“用栝楼瓤同炒黄”、“蜜拌炒黄”等记载,但这些方法仅见于少数文献中的个别实例,明代以后已无法流传。

  燎烧制苦杏仁最早见于晋代的《肘后备急方》,曰“烧”。及至宋代,文献中始有燎制苦杏仁的具体方法:“铜针穿灯上,燎做声为度”,或“灯上燎熟”。宋以后,燎烧法通常作为苦杏仁制炭的一种方法。

  历史上苦杏仁制炭方法有炒法和燎烧法两种。炒法制炭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的著作,曰:“熬黑”。及至唐代,医药文献中首见“烧令黑”的记载。自宋代始,除继续沿用上述两法制炭外,进一步强调须“存性”,少数文献载为“烧作灰”。

  焙制苦杏仁的记载始见于宋代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,载曰:“焙干”。此法在明清两代均有沿用,多为苦杏仁经“煮”、“浸”、“泡”、“润”后的一种干燥方法。

  苦杏仁的煮法炮制始见于宋代《博济方》,载曰:“汤洗,去皮尖,烂煮令香,取出,研”。此法及至明清两代仍有沿用。

  蒸制苦杏仁最早见于宋代《太平圣惠方》,据记载:“汤浸去皮尖,细研,以绢盛饭甑中蒸,乘热绞取脂”,此法明代仍有沿用。及至清代,蒸制的操作方法趋向简化,如《新增验方新编》中记为:“蒸熟去皮煎(注:疑为尖之误)炒”和“蒸熟捣碎,开水冲服”。

  药汁制苦杏仁始见于南北朝《雷公炮炙论》中“用白火石并乌豆、杏仁”同煮的记载,但此法在唐、宋和金元时期均无沿用,仅在明、清两代为少数医药文献所引载。宋代的《圣济总录》记载了桑根白皮煮制苦杏仁一法,此法在明代的《普济方》中又出现过,明代以后已无流传。此外,在宋代的《圣济总录》中还记载了苦杏仁用童便煮一日,以好酒淘洗后烂研如膏,然后加入清酒和地黄汁同煮的制法。在明代的《普济方》中,则有苦杏仁“用黄明胶煮煎黄色”的记载,但这些方法仅见于个别医药文献,在后世均无继续流传。

  童便制苦杏仁始见于宋《太平圣惠方》,其一注载曰:“汤浸去皮尖双仁,童子小便浸三宿,麸炒微黄”;另一法为童便制后槌碎如膏,入真酥、薄荷汁和匀。明代沿用了童便制法,但多以童便浸后清炒、蜜炒,也有单以童便浸渍即入药者。童便制至清代多已不用,仅清初的《握灵本草》对此法尚有过记载。

  苦杏仁制霜首见于宋《圣济总录》,据记载:“去皮尖炒令黄黑捣为末,用纸三两重裹压去油,又换纸油尽令如粉白”。明代除沿用上法外,又出现去油前不炒和“麸炒黄”的记载。至清代,苦杏仁制霜较为盛行,但在去油前多以不炒。

  苦杏仁取汁最早见于唐代《外台秘要》,曰:“研滤取汁”。此法在宋元两代无流传,直至明代始重见于文献,且记述更为详备,曰:“热水去皮尖,用砂钵捣烂,又入水同捣,澄去浊渣,用清汁”。清代除沿用此法外,有文献要求取汁前应“蒸熟”。

  油煎仅见于唐《外台秘要》,曰:“油煎令黑捣如膏”。

  泔制仅见于宋《三因极一病症方论》,曰:“去皮尖米泔浸一宿,取出握干略炒“。

  煨制仅见于清《本草述》:“去皮面裹作包,糠火煨热熟去面,研烂压去油”。

  盐制仅见于清《本草汇》,曰:“盐水润焙”。

  酒制仅见于清《本草汇》,曰:“酒浸”。

  醋制仅见于清《幼科释谜》,曰:“醋制杏仁二枚,灯上煅,研烂”。

  2古代炮制苦杏仁的原始意图

  2.1   便于制备丸散。宋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》提出:“凡诸药子人(仁),皆去皮尖及双人(仁)者,仍切之”。至明,《医宗粹言》对此作了更明确的阐发:“凡诸药子仁皆用汤泡去皮尖……并捣碎入剂煎方得汁出”。该书在苦杏仁项下明文规定:“入煎剂研如泥用”。

  2.2   去除毒副作用。自汉代起,历代医家均要求苦杏仁去双仁,明《本草蒙荃》指出:“双仁者惟堪毒狗,误服杀人”。至清,《医方丛话》在沿袭“汤浸去皮尖双仁”的同时,指出苦杏仁本身“有大毒,须煮令极熟,中心无白为度,方可食用”。

  2.3   增强或改变疗效。至元代医药文献始有苦杏仁入药“不去皮尖的”的记载。明李时珍认为:“治风寒肺病,药用亦有连皮尖用者,取其发散也”。至清,《医方集解》提出“杏仁留尖,去其发,连皮取其涩”;《药品辩义》则认为“去皮尖则缓,连皮尖则锐”。

  在苦杏仁各种热处理炮制法中,炒法最为简单实用,无需辅料,又不用进行烘晒处理,故得以长期流传,至今仍为全国许多地区所沿用。新版中国药典收载了炒苦杏仁这一炮制法,具体方法是:“取燀苦杏仁,照清炒法至黄色”。此法即是现代中药炮制所称的“燀炒”法。燀炒法最常见于汉《金匮玉函经》,曰:“泡去皮乃熬……作煮不熬”。宋《伤寒总病论》也有类似的记载:“去皮尖,麸炒黄,为汤剂不炒”。从“作煮不熬”、“为汤剂不炒”等技术来分析,古代燀炒苦杏仁的原始意图可能是为了便于制备丸散;而在汤剂中,苦杏仁是燀而不炒的。现代研究有报告认为,经燀、炒后的苦杏仁,其苦杏仁甙的含量大大低于燀法、炒法与蒸法,这是由于苦杏仁甙在燀制时被部分溶解或酶解,在去皮炒制时因受热而被部分破坏所致。笔者认为,对苦杏仁燀炒炮制的合理性,应通过实验并结合苦杏仁的历史沿革和炮制目的的开展进一步研究,以求在科学的基础上对此法做出取舍或改进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